- 机构级别:新手上路
- 信用等级:
资料认证
未通过身份证认证
未通过营业执照认证
- 浏览人次:次
- 加盟时间:2021年11月03日
3.76万亿元赤字释放积极信号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运行压力增加。我国的赤字率安排在3.6%以上,既是对今年经济运行不确定性的客观预判,也反映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不仅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增长,还有助于抑制世界经济衰退。
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今年全国两会明确了一系列宏观政策措施,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今年赤字率按3.6%以上安排,较去年提高0.8个百分点以上,这是我国赤字率首次突破3%。赤字率为何创新高,资金如何充分发挥效益?就相关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和专家。
赤字规模空前
“今年赤字率按3.6%以上安排,是对冲疫情影响的强有力措施。”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怡表示。
当前,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运行压力增加。
从财政收入看,受疫情冲击、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今年1月份至4月份财政收入下降14.5%,其中1月份下降3.9%,2月份下降21.4%,3月份下降26.1%,4月份下降15%。
从财政支出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力保障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财政支出仍要保持一定强度,特别是各级财政为疫情防控投入大量资金,落实“六保”任务、实施减税降费也需要财力支撑。
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总量超过财政收入总量的部分,一定时期内财政赤字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就是赤字率。
“由于疫情影响,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今年财政收入下滑有可能较大,因而需要通过融资来弥补财政赤字。”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赤字率始终保持在3%以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财政赤字规模为960亿元,赤字率首次突破1%。从近年情况看,2016年、2017年赤字率均为2.9%,2018年赤字率为2.6%,但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赤字规模与2017年的2.38万亿元持平。2019年,我国继续增加财政支出规模,赤字率由2.6%提高到2.8%。
2020年,我国赤字率首次突破3%,按3.6%以上安排,赤字规模为3.76万亿元,较去年提高1万亿元,为历年最高。提高赤字率向社会释放了积极明确的信号,将有力支持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由于当前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存在极大不确定性,赤字率按3.6%以上安排,有利于稳定并提振市场信心,以更大的政策力度有效对冲疫情影响,体现了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真正发挥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刘怡说。
风险总体可控
赤字率多高才合适?在国际上,一直有关于赤字率3%“警戒线”的讨论。实际上,“3%”来源于1991年的欧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制定的风险控制标准,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刘怡认为,3%的赤字率并不是硬性约束,高于3%并不等同于过度举债,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债务支出使用效果等情况加以评判。
各国确定赤字率目标,应当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债务余额、财政政策取向等情况综合考虑,不能简单地以3%作为衡量会否产生财政风险的标准。在实践中,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赤字率常年在3%以上,欧盟各成员国赤字率也经常出现高于3%的情况。
“由于此次世界经济波动及恢复的不确定性较大,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因此,我国的赤字率安排在3.6%以上,既是对今年经济运行不确定性的客观预判,也反映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既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又有助于抑制世界经济衰退。”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说。
对于政府债务风险的衡量,除了看赤字率,还要看债务率、负债率等指标。总体来看,我国政府债务的规模这些年有一些增加,但风险水平总体可控。
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21.31万亿元,如果以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衡量地方政府债务水平,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率为82.9%,低于国际通行的警戒标准。加上截至2019年底的中央政府债务16.8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数据计算,全国政府债务的负债率(债务余额/GDP)为38.5%,低于欧盟60%的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
正是基于对我国债务情况的客观分析和国际比较,专家普遍认为我国政府债务率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能够支持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
“总体而言,由于我国储蓄率较高,政府还掌握着大量优质资产,我们一方面要对政府债务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保持足够的关注,坚决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举债还有空间,在疫情的巨大冲击面前,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必要进一步加力提效。”陆挺说。
资金直达基层
围绕“六稳”“六保”,确定增加财政赤字、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共2万亿元,这是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规模性政策的重要内容,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
“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政府工作报告》对这2万亿元资金的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预计今年地方财政减收增支规模在8000亿元至9000亿元,一些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面临较大压力。前几个月,中央财政已经加快了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下拨速度,同时提高了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缓解了地方财政困难。
“加强对地方财力的保障,是今年预算安排的重点。”刘昆说,今年提高赤字率所增加的财政资金全部安排给地方,中央财政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的收入,也全部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这是对地方财力和地方财政运行的强大支撑。
日前召开的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工作视频座谈会强调,作为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政策,资金使用“一竿子插到底”,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更加注重帮扶企业,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力量稳住经济基本盘,是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
李旭红认为,我国在增加赤字的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是压中央本级支出、增地方支出;二是压减一般支出、保重点支出;三是直达基层、直达民生。
“政府把钱花在刀刃上,以优化财政收支的平衡,在加大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使赤字规模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李旭红说。